长春电影节“金鹿奖”揭晓( xiǎo),28 岁的刘昊然凭借《解密》拿( ná)下影帝,结果网上直接炸( zhà)了锅。
不是说他演得不好( hǎo),而是跟他一起竞争的都( dōu)是谁啊?
肖央、刘烨、王传君( jūn)、葛优。
随便拎一个出来,演( yǎn)技、资历、观众缘,哪个不是( shì)响当当的?
结果奖杯偏偏( piān)给了最年轻的刘昊然,网( wǎng)友的第一反应不是恭喜( xǐ),而是满脸问号:“凭啥是他( tā)?”

其实这事儿吧,表面看是( shì)刘昊然拿奖,但稍微琢磨( mó)一下就会发现,这奖更像( xiàng)是颁给他背后的男人,陈( chén)思诚。

刘昊然从出道到现( xiàn)在,每一步都有陈思诚的( de)影子。
17 岁演《北京爱情故事( shì)》,18 岁进《唐探》系列,之后《妖猫( māo)传》《建军大业》《我和我的祖( zǔ)国》……
几乎每年都有新片上( shàng)映,合作的还全是名导。
这( zhè)种资源,别说同龄演员了( le),很多老戏骨都羡慕不来( lái)。
说白了,刘昊然就是陈思( sī)诚一手捧出来的“王牌”,而( ér)这个影帝,某种程度上也( yě)是陈思诚导演生涯的“自( zì)证”。
你看,我不仅能拍商业( yè)片赚钱,还能捧出拿奖的( de)演员。

当然,刘昊然自己也( yě)不是没实力。
从《唐探》里的( de)少年侦探到《解密》里的复( fù)杂角色,他的进步有目共( gòng)睹。但问题是,这次他的对( duì)手太强了。
葛优在《刺猬》里( lǐ)演了个憋屈又鲜活的小( xiǎo)人物,王传君在《南京照相( xiāng)馆》里贡献了教科书级的( de)表演,肖央和刘烨的《欲火( huǒ)之路》更是被影评人夸上( shàng)天。
相比之下,《解密》的口碑( bēi)只能算中规中矩,刘昊然( rán)的表演也没到碾压全场( chǎng)的地步。
所以这个结果一( yī)出来,难免让人觉得,长春( chūn)电影节是不是在向流量( liàng)和年轻化妥协?

其实长春( chūn)电影节过去一直以“文艺( yì)底子厚”著称,但近几年画( huà)风越来越“潮”。
去年开始,提( tí)名名单里流量明星明显( xiǎn)变多,今年干脆把影帝给( gěi)了刘昊然。
有人说,这是电( diàn)影节在求变,想吸引年轻( qīng)观众;也有人说,这就是向( xiàng)资本低头。

毕竟刘昊然这( zhè)次不光靠《解密》入围,还有( yǒu)《唐探 1900》和《南京照相馆》两部( bù)片子同时提名,主办方甚( shèn)至怕他走三次红毯太累( lèi),直接让他“单独走”。
这排面( miàn),明摆着是把他当招牌推( tuī)。

不过话说回来,陈思诚这( zhè)波操作确实高明。
他自己( jǐ)拍电影,票房高但总被说( shuō)“太商业”“没深度”,现在靠刘( liú)昊然拿个影帝,等于间接( jiē)证明了自己的导演能力( lì):“看,我能调教出获奖的演( yǎn)员!”
这招在好莱坞很常见( jiàn),比如马丁 · 斯科塞斯和莱( lái)昂纳多,导演靠演员拿奖( jiǎng)镀金,演员靠导演提升咖( kā)位,双赢。
但国内观众显然( rán)还没习惯这套逻辑,尤其( qí)当年轻演员击败老戏骨( gǔ)时,争议自然就来了。

刘昊( hào)然的处境其实挺微妙的( de)。
他资源逆天,但也被打上( shàng)了“资源咖”的标签;他有演( yǎn)技,但离“戏骨”还有距离。
这( zhè)次拿奖,与其说是对他个( gè)人的肯定,不如说是资本( běn)和行业的一次合谋。

至于( yú)陈思诚,他早就不是那个( gè)拍《北京爱情故事》的“才子( zi)导演”了,现在更像是个精( jīng)明的商人。
拍《唐探》赚得盆( pén)满钵满,搞《外太空的莫扎( zhā)特》扑街了也不慌,转头又( yòu)用《解密》帮刘昊然冲奖。
他( tā)的目标很明确:商业上要( yào)票房,艺术上要奖项,两手( shǒu)抓。
只是观众买不买账,还( hái)得看后续作品说话。

总之( zhī),刘昊然这个影帝,争议大( dà)过惊喜。
但它反映了一个( gè)现实:
现在的电影节,早就( jiù)不只是比演技了,资本、流( liú)量、行业博弈,全在里头搅( jiǎo)和。
至于公不公平?
或许就( jiù)像网友说的:“不是最差的( de)结果,但肯定不是最好的( de)结果。”